聚碳酸酯熔融縮聚裝置,非光氣法工藝(年產10萬噸級中試)突破劇毒工藝桎梏:森朗儀器裝備光學級PC合成反應裝置——非光氣法熔融縮聚的科研與工程新標桿,以綠色化學重塑聚碳酸酯未來,賦能實驗室創(chuàng)新與產業(yè)升級。非光氣法工藝的顛覆性價值傳統(tǒng)聚碳酸酯(PC)合成依賴劇毒光氣,存在安全風險高、副產鹽酸腐蝕設備、含氯雜質影響產品光學性能等痛點。森朗裝備光學級PC合成反應裝置,基于酯交換熔融縮聚法(非光氣法)工藝,以碳酸二苯酯(DPC)與雙酚A為原料,在高溫高真空條件下催化合成高純度聚碳酸酯,實現三大突破:安全革命:徹底替代光氣,杜絕劇毒氣體泄漏風險,操作安全性提升90%以上;零含氯副產物:反應過程無鹽酸生成,避免設備腐蝕及氯殘留導致的材料黃變問題,產品透光率>99%;原子經濟性:閉環(huán)工藝副產物僅為甲醇,可循環(huán)用于DPC合成,原料利用率達92%。科研啟示:中科院成都公司驗證,非光氣法DPC合成中苯酚轉化率≥46%、DPC選擇性≥98%,產品純度達光學級PC標準(≥99.5%)為實驗室開發(fā)高性能樹脂提供新路徑。
聚碳酸酯熔融縮聚裝置核心技術:精準賦能科研與中試轉化,針對非光氣法工藝中高溫高真空控制難、催化劑活性維持難、副產物脫除難三大挑戰(zhàn),森朗裝備集成全自主系統(tǒng),實現工藝的精準復現與強化:全流程智能控制體系,耐高壓反應釜群組:定制金屬復合反應釜(耐壓5MPa),配備變頻攪拌系統(tǒng),滿足酯交換-縮聚兩階段反應需求(-70℃至380℃寬溫域);真空協(xié)同系統(tǒng):毫巴級高真空模塊,確保低聚物高效脫揮,分子量分布PDI≤2.28;階梯式熱能優(yōu)化:利用酯交換放熱(ΔH=-58kJ/mol)為縮聚供能,能耗降低30%。
專有催化劑工程平臺,裝置兼容固載化堿性催化劑(如甲醇鈉、鹵化鋰),支持原位活化與循環(huán)使用,重復10次活性無衰減,解決非均相催化分離難題。從實驗室到產業(yè):驅動綠色化工轉型升級,森朗裝置覆蓋基礎研究-工藝包開發(fā)-萬噸級放大全鏈條需求,直擊行業(yè)痛點:科研價值:支持超低溫硝化、連續(xù)管式反應等復雜體系,助力開發(fā)新型催化劑或共聚單體(如硅氧烷改性PC);產業(yè)銜接:配套薄膜蒸發(fā)器(蒸發(fā)面積5㎡)、螺旋干燥機(200kg/h),副產甲醇可直返DPC工段,形成閉環(huán)生產;政策導向:非光氣法被列入《產業(yè)結構調整指導目錄》重點鼓勵技術,森朗裝置為企業(yè)布局綠色PC產能提供核心裝備支撐。行業(yè)里程碑:我國萬噸級DPC裝置已進入工程設計階段(中科院成都公司牽頭),森朗用戶可同步接入產業(yè)生態(tài),搶占綠色PC市場先機。

聚碳酸酯熔融縮聚裝置,定制化服務:提供0.5L-3000L反應釜、連續(xù)管式反應器(DN1-DN150)、微通道工藝開發(fā)模塊,滿足克級探索至噸級驗證;全周期支持:北京化工大學國家科技園研發(fā)基地聯(lián)合運維,輸出工藝包設計、DCS控制策略、三廢處理方案;如陜煤非光氣法TDI裝置獲“國際先進水平”鑒定,森朗技術將持續(xù)引領PC綠色合成革新。邁向零光氣時代,從一臺森朗裝置開始,森朗裝備以十年非光氣工藝裝備積淀,為科研機構與企業(yè)提供安全、精密、可工業(yè)化的PC合成解決方案。誠邀合作開發(fā)新一代光學級聚碳酸酯,共同提交中國綠色高分子材料的全球答卷。